2月21日,由上海社科院撰写的《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以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认为,2016年上海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五个特点:工业发展弱势调整,政策边际作用递减;服务业发展相对稳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突出;消费后劲不足,受收入和房价拖累;投资有所稳定,民间投资积极;外贸形势略有好转,形势依然严峻。
《报告》预测2017年上海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5%左右,同时,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工业规模底线和政府财政收支底线。
其中工业规模底线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的份额。2016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比仅为26%,低于2015年的28.5%。
《报告》称,突破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诸多瓶颈,需要着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工业比重下滑
《报告》指出,当前上海经济面临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问题。
此前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实际上,上海工业比重在不断下滑。
据统计数据,1978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76%,第三产业占比仅为18%,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比只有26%。
201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为2746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9362.34亿元,增长9.5%,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只有1.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145.02亿元,比上年仅仅增长1.0%。
毫无疑问,上海市服务业增长快于全市经济,成为上海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对此,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表示,制造业比重继续下降,会产生新的问题。“如果制造业的比例继续往下降,就会影响到服务业,因为服务业里面有两块,一块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制造业,制造业全部走了以后为谁服务?”
2016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突出,高附加值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为所有行业中最高,全年共实现增加值1618.58亿元,增长15.1%。
《报告》认为,在2005年以前,上海工业和服务业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同步运行,但从“十一五”开始,两者严重分化,“分道扬镳”,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流入房地产市场及虚拟领域,实体经济资金紧缺有关。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副所长胡晓鹏认为,工业是实体经济之本,工业获得金融输血低,导致实体经济放慢,工业比重降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北上广深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面对上海工业比重、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问题,《报告》认为,在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25%这一底线同时,要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报告》建议,首先需要保证制造业内部汽车制造和生物制药的大力发展,以此对冲其它几个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其次积极扶持符合未来制造业升级方向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比如汽车制造如果能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生物医药制造需继续开拓市场、扩大研发投入并鼓励其有序健康发展。
成套设备、石化精化和精钢在整合和完善产业链的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制造将会更进一步释放产能。而电子信息制造面临转型,从代加工到专业制造还需要假以时日。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认为,上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率先完成了原有产能的消化,比如传统的产业向郊区、向外省市搬迁,现在去产能任务不是很重,但是更多的是新产能的落地。
胡晓鹏则表示,上海本身的制造业要集中做精做大做强,低端的产业都要向周边转移,科技服务业则要向外边辐射,起码要向长三角地区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