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大势 张高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明年底全覆盖 责任编辑:孙文涛
 
张高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明年底全覆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9.25  

  陕西省吴堡县宋家川镇的王建国因为无证照销售柴油,被吴堡县工商局鱼河工商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并处罚,9月5日,他的处罚决定书作出的当天,就被同步发布在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

  国家工商总局9月19日发布消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施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全国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张高丽强调,随机抽查事项要在年内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明年年底前要实现全覆盖,这是一项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为此,除了要加快制定并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紧扣工作实际制定随机抽查细则外,还要加强在信息共享、信用约束、联合惩戒、举报监督等方面的配套衔接。

  事中事后监管再强化

  国务院去年印发《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制改革,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都要拿出“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事项年内要达到本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争取明年能基本实现全覆盖。

  张高丽在21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这是一项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施工图”、倒排时间表,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郑州市常务副市长孙金献在分会场要求,确保9月底前制定完善郑州市专项工作方案,10月底前出台具体操作细则,11月底前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规范抽查程序,12月底前制定出台本地区的“一单、两库、一细则”。

  天津市在2015年就已启动了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在该系统内,抽查企业的名单随机生成,而抽查人员也是从各部门录入数据库里的执法干部中随机抽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跨部门联合系统,天津市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黄葆红介绍,他们先后两次配合区旅游局实地检查。抽查的结果将统一在市场主体信用公示系统公开,后者整合了全市56个市级行政机关的相关信息,公示内容涵盖主体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4000余项指标。

  陕西省工商系统人士介绍,陕西省完善“双随机”机制后,下一步将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抽查,推行“一次出动、全面体检”模式,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层级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行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

  需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对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进行双向随机较以往的检查方式是一种进步,一方面可以避免检查对象提前准备应付检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可能的执法人员的权力寻租。”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詹承豫说。

  同时,他表示也要完善相关制度配套,弥补实践中的漏洞。比如有些地区的执法力量薄弱,如果没有异地执法等配套措施,哪怕随机抽选执法人员,抽来抽去也只是那几个人。

  “将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也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要完善公开的方式,比如不要只公开很短的时间,降低公开结果的搜索难度,以及方便对处罚结果进行比较等。”他认为。

  张高丽21日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在信息共享、信用约束、联合惩戒、举报监督等方面的配套衔接,重点抓好随机抽查与信用监管、智能监管、综合监管的相互联动。

  汪玉凯也认为,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建立健全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事中事后的监管效率、监管水平以及监管质量、落实监管责任等展开的。

  郑州常务副市长孙金献在分会场要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坚持做到“三结合”,即与政府权责等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建设、商事制度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

  收录了双随机检察结果的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公示系统中,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被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类别,分别被标为绿、黄、红、黑色,网民可以随时查询参考。

  “双随机、一公开”还将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建设。青海省已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清理后在全省有效行政执法证件28466个、行政执法监督证535个,注销无效行政执法证件4686个,占原有行政执法证件数的14%。

    
下两篇: 李克强首登联合国讲台 阐述解决难民危机主张
东北经济动力不一:投资再放慢 出口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