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第七十一期专报信息 责任编辑:王若蕾
 
第七十一期专报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  2015.12.14  

  目 录

  1.2015年全国区域经济分析及2016年展望

  2.2015—2016年全国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

  2015年全国区域经济分析及2016年展望

  国家信息中心 2015年12月11日

  内容摘要:2015年,各地区经济增幅均呈稳中有降态势,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的增长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各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增长差异拉大。展望2016年,东部地区由于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内在增长动力和适应性更强,经济增速大致与2015年相当。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由于工业占比高、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经济增速较难回升。建议:建立有效的跨行政区协调机制,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建立区际利益平衡机制,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分类指导和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为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创造条件,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

  一、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特点

  1.区域合作势头愈加明显

  不同层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东中西、跨省市、省内跨市的区域合作与次区域合作广泛开展,合作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区域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合作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不同类型区域根据自身发展所处阶段,推动区域合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比如2015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提出,江浙沪皖将加快构建长三角更加方便快捷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共享和信息消费发展;加强产业合作,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继续加强区域信用、金融、通关等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国务院批复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辽、晋、内蒙古七省区市),提出了合作发展6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推进产业对接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总之,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共同选择。

  2.东中西部地区增幅差异变小,但省份间增速极差扩大

  2015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在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后重新高于平均增速,而且增速连续多个季度无大波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速回落较多,中部各省经济增速普遍下降,山西省增速大幅下滑,上半年仅增长2.7%。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幅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增速仍然最高。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在2014年低位上继续下滑,吉林、黑龙江两省增幅位于后几位。

  省份间经济增长极差有扩大之势,经济增幅标准差也有所扩大。2015年上半年,增速最高的重庆达到11%,增速最低的辽宁仅有2.6%。东北以及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低迷有以下原因:首先,这些省份的主导产业都是重化工业,由于重化工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势必会受到较大冲击。其次,由于资源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这些地区受政策影响较大,对市场反应则较迟缓,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再次,这些省份的主导产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深加工能力相对薄弱,受国际市场和需求下降影响较大。另外,资源密集的东北和产煤大省山西的发展长期过度依赖于快速、大量的资源要素投入,导致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投入的扭曲和产业结构的过于集中,当经济出现大的调整时,这种资源优势反而成为经济劣势。

  二、区域发展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加速发展,地区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此,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

  1.“雁阵模式”发生改变

  经济新常态下,“雁阵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受到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影响,转而向国外转移,使中西部增长减慢。一方面,高铁、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极大地缩短了东中西部的时空距离,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员和物流效率;另一方面,沿海、沿江等区位禀赋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产业已经不再是吸引资金流、人才流、项目流的必要条件,中西部地区一开始就能够站在较高的产业起点,如贵州省率先提出把大数据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来抓,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受到阿里巴巴、IBM等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青睐。总之,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传统经济版图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意识到,和“互联网+”“大数据”概念相关的信息产业可以破解区位、交通等先天不足,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不论是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还是摒弃招商引资中的低成本竞争策略,中西部地方政府实际上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力争超越“雁阵模式”。

  2.经济增长极或“遍地开花”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不再受制于地域差异。“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在网络条件下受到挑战,信息被公平地分享,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在信息产业成为了可能,产业布局可以避开经济流量过大的中心城市而寻求交通、环境等都更加适宜的区域。网络经济模式为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网络的公平性、共享性、迅达性、个性等特征塑造了一个创新发展、公平竞争、不分贫富、不分先后的新平台。网络经济的核心要素准确来说是知识、信息,其载体是人,其产品的营销、供给几乎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落后地区可以通过自身的环境优势引入高增长率的网络经济的相关产业,与发达地区比肩共进,甚至伺机超越。

  3.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新符号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已经成为今天和今后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区,也是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点,具有将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汇聚与扩散的功能,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我国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城市群的区域增长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群可使大中小城市和相关小城镇充分发挥各自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方面的优势,取得新的更强的集聚效应和正外部性,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从目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规划看,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跳出过去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战略格局,战略部署更多考虑板块之间的互动。

  三、2016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甚至略有回落的概率比较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总体上各区域经济增长也会保持大致态势,但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主要在于如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驱动力不同。

  1.政策

  从区域战略看,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是我国区域发展新的重大布局,2016年仍将延续。在区域政策方面,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获得更大支持。首都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四个自贸区都位于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东部地区更容易激发市场活力,激活增长潜力。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实施后,通过向西开放,可以利用西部优势条件,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改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路径依赖,还可参与长江经济带获取合作收益。

  2.产业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及沿海地区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扩散出去,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东部地区已逐步适应中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创新型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高。中西部地区凭借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外来直接投资,传统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以重化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16年,经济转型升级态势继续强化,经济结构趋势性转变将延续,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制造业中传统高耗能产业规模扩张空间明显缩小,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东部对全国结构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过程中弹性相对更大,而中西部地区二产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明显,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相对较大。两相比较,东部的结构性增长机会更大一些。

  3.创新

  由于生产活动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基础设施(主要指信息通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先进水平和制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决定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低成本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能源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传统优势作用,将由于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的变革而发生改变,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力已明显减弱。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传统比较优势,主要依托本地资源的“自身消耗型”的区域发展路径,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积极主动向“创造型”的发展路径转变,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竞争的要求。但在创新方面,显然东部地区具有优势,以北京为例,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189.2亿元,为2006年的3.2倍;R&D投入强度(R&D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2%,比2006年提高0.3个百分点;随着R&D经费投入的增加,技术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9835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为8010件,为2006年的9.9倍。

  4.城镇化

  各地区城市化差距较大,其水平与人均生产总值高低密切相关,甚至连排位都基本一致。2014年,上海、北京城市化率超过了85%,天津达到82%,有16个省区城市化率在50%-70%之间,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城市化率处于40%-50%之间。分四大板块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67326元、38336元、37583元和52358元;城镇化率分别为63.6%、49.8%、47.4%和60.8%。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西部正在成为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对一般的产业工人需求逐渐降低。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就业需求量大。因此,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和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人口跨区域流动从过去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转为向多个经济增长极流动,中西部地区逐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心,区域之间的城镇化差别将趋于缩小。中西部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互动将更强。

  5.区位

  区位优势的差异是决定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相关区域政策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等已经明显改善,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区位劣势不断弱化。同时,中西部地区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则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优势,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

  6.三大需求

  就投资需求看,201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其中东部地区增长13%,中部地区增长15.6%,西部地区增长8.7%,东北地区下降9.4%。2016年,尽管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中西部地区会获得更大支持,如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国家仍会给予中西部重点投入。但由于传统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和企业盈利低迷,都令制造业投资难有起色;中小城市房地产销售情况不佳,对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影响更大,施工和新开工项目中西部地区也没有优势,因此,往年中西部投资增速大幅高于东部地区的情形很难重现,几大区域投资增幅差将进一步缩小。

  从消费需求看,各区域历年消费需求增长均比较稳定,差异不大。2016年,消费需求惯性仍将发挥作用,但由于各地区居民收入特别是资产性收入存在差异,会一定程度上对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劣势。

  从进出口情况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低迷,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更不乐观,进出口形势对中西部影响更大一些。综合看,中西部三大需求拉动力相比过去将明显减弱。

  依据上述分析,初步判断2016年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中部地区增速保持稳定或略升,东北地区增速将有所回升,增长格局将呈现如下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将继续维持相对稳态,经济增幅与2015年基本相当,略有下降;中部地区经济增速将有望企稳,经济增速略低于东部地区,但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领先,但与东中部地区增速差将进一步缩小;东北地区增速将有所回升,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将是洼地。

  四、区域协调发展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得到了一定优化,区域相对差距整体上呈缩小趋势,区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发展质量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相对差距虽然开始缩小,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例如,2014年各省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的甘肃的4.34倍,绝对差距还有所拉大,尤其是区域发展质量差异更明显,东部与中西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显著。

  二是区域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由于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各地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化严重。石化、钢铁等作为拉动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行业,在各区域重复建设的情况最为严重,影响了区域发展效率。

  三是人口和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由于资源环境政策不完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未完全内部化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匹配,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退化、发展潜力透支的问题突出。

  四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健全。我国虽已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但受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不合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理顺、财税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实质性举措,区域分割、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依然严重,不利于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空间配置效率提升,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五是区域政策细化不够。国家出台了很多针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区域政策,但地区间政策攀比竞争加剧,不同地区的政策越来越呈现趋同特征,政策精准性有待提高。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1.建立有效的跨行政区协调机制

  目前中国跨地区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一方面是缺乏有权威的协调组织机构,另一方面也缺乏“区域治理”的意识和方法创新。“十三五”时期,区域治理要以跨行政区经济一体化为导向,通过政府、社团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采取区域规划、区域协作组织、行政区划调整、区域自治和立法等手段,处理多方面的地区冲突与摩擦,力求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协防共治、要素流动市场配置等治理目标。当前,针对区域城市间普遍存在的行政分割和区域壁垒,要考虑制定一体化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一体化发展任务清单,将其直接与政绩考核指标挂钩,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考核体系。同时,健全区域协调机构,考虑设立由上一级政府牵头组织的有权威的区域协调委员会,并重视发挥政府、协会与企业的不同作用,促进区域主体参与的多元化。

  2.合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

  现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地方事权过大,财权过小,尤其是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事权集中由地方承担,但没有相对应的财权。这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有财力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那些欠发达地区尽管得到了中央的转移支付,仍然远跟不上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水平。就全国看,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在内的许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仍存在地区间二次分配差距比一次分配差距更大的逆向转移问题。建议中央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担负主要的支出责任。一是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相应调整。二是明确全国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由中央政府平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水平,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权责,保证责任归属清晰、合理。四是完善财税制度,合理调整政府间财权配置,扩大地方税收来源,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是鼓励发达地区吸纳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促其融入当地社区,成为稳定的新市民。

  3.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分类指导和支持力度

  更加关注空间布局分散、共性问题突出的特殊类型区域,进一步明确政策支持单元,完善差别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缓解问题区域的突出矛盾。切实改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地区与扶持贫困人口相结合,提高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好对滞缓衰退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继续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对山西、东北等过去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资源型地区,需要在转型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建立区际利益平衡机制

  国家基于各地的具体情况统筹进行区域空间布局,特别是产业布局。但现实区域协作实践中,不同主体身份、角色、行为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利益诉求更是千差万别。区域协作主体互动协同需要照顾不同主体的群体利益、个人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应对愿意将资源、信息、知识、机会进行区域共享的协作主体给予物质补偿和精神奖励,对那些按照国家统一空间布局要求发展农业、林业等附加值相对较低产业的地区给予合理的补偿和必要的支持。(执笔:胡少维)

  2015—2016年全国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

  国家信息中心 2015年12月11日

  内容摘要:基于经济监测一致合成指数分析,从2013年9月起我国宏观经济景气进入新一轮下行循环,目前保持平稳低速运行。从月度综合警情指数来看,经济景气处于“偏冷”区间,但已运行至接近正常区间下沿,显示出回升的迹象。从经济监测预警指数走势看,部分效益指标趋冷,流动性较为宽松,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优化。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8%以下,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国民经济潜在增长率下移,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一、基于景气分析法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和预测

  我们选择的6个一致合成指标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狭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收入、城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总额,除投资为累计同比增速外均为月度同比增速。5个先行指标分别是:汽车产量、粗钢产量、产成品库存(逆转)、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以及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均为月度数或月末余额同比增速。各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并消除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我们利用美国经济研究所NBER方法建立先行、一致合成指数(见图1),基年为2003年。

  1.合成指数分析

  根据一致合成指数(虚线)观察的宏观经济总体走势和周期性波动,经济景气至2015年9月仍在探底,目前未见反弹迹象。对构成一致合成指数的6个一致指标进行分项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增速、发电量增速、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出口总额增速自2015年1月起,除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外都处于下行状态。尤其是工业增加值持续下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持续快速下降,成为一致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发电量保持缓慢下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在2015年全年保持增长,表明宏观上货币供应较为宽松。

  先行合成指数(实线)对一致合成指数(虚线)的平均领先期为3个月,但自2013年开始,先行合成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之间的领先关系变化较大。先行合成指数在2010—2012年期间的回落调整对之后几个月的一致合成指数起到了比较准确的预测作用,而2013年以来,先行合成指数保持平稳小幅向下调整,在2014年四季度触底后小幅波动,而一致合成指数到2015年三季度仍保持下行趋势,虽然近期下行趋缓,但仍未触底。

  下面对5个先行指标进行分项分析。2015年1—9月,5个先行指标中,产量指标和投资指标保持下行,产成品库存(逆转)同比增长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同比增长率小幅上行。这说明,今年以来工业总体生产疲软,计划投资不足,通缩预期导致产成品去库存减少,资金总量虽然比较宽松,但可能更多地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这是先行指数在2014年10月和2015年7月两次触底回升后一致指数却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2.扩散指数分析

  扩散指数的基本思想是,把构成景气合成指数(包括先行合成指数、一致合成指数等)中有上升趋势的指标看作拉动合成指数上升的动力,其占比的变动就是景气扩散的过程。将其指数化后,扩散指数值为50时表示景气循环中上升与下降的趋势处于平衡状态,可将该时刻作为景气出现转折的参考时点。当扩散指数由大于50向小于50变化时,穿过50线时点的前一月对应景气波峰期;当扩散指数由小于5 0向大于5 0变化时,穿过5 0线时点的前一月对应景气波谷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扩散指数对合成指数景气转折点进行预判。

  (1)一致扩散指数分析(见图2):从2012年起至2015年9月,一致扩散指数在2012年6月由下向上穿过50线越过该轮景气周期的波谷进入扩张期,在2013年4月由上向下穿过50线越过该轮景气周期的波峰标志此次扩张期结束进入收缩期。2014年至2015年第3季度,一致扩散指数持续低于50线,表示景气周期处于收缩期,但一致扩散指数从2014年4季度开始持续上升,已接近50线,2015年3季度出现回调,说明经济调整还不充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景气可能触底回升,但回升势头可能比以往周期要弱。

  (2)先行扩散指数分析(见图2):从先行扩散指标走势看,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3月,先行扩散指数持续上行,但在接近50线时停止上行,并保持了半年的稳定。由此预测,经济景气下行的趋势仍将持续,但下行速度会比较平缓。

  综合以上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的分析预测结果,我们判断,未来6个月中,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波动仍将处于下降周期,但下降速度较为缓慢,本轮景气周期的收缩期较之以往更长一些。预计2016年我国经济可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

 

  二、基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对经济景气的分析和预测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由10个预警指标构成,分别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增速、发电量增速、狭义货币供应量M1月末余额同比增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为同比增速。这10个预警指标合成经济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可以与各预警指标的警情变动情况一起对当前及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从我国月度景气动向综合指数来看(见图3),我国经济从2014年下半年进入趋冷区间。2015年开始由趋冷区间向正常区间上探,目前处于趋冷区间的上沿。2015年9月,景气动向综合指数为29,有可能在2015年底进入“正常”区间下沿。

  从构成景气动向综合指数的分项预警指标来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增速从2014年4季度到2015年3季度均维持正常区间运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15年2到3季度从趋冷区间进入正常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在2015年3月开始进入过冷区间;其余指标已连续一年维持在趋冷区间运行。

  1.投资过冷,进出口偏冷,消费偏冷向好,结构调整持续

  受房地产投资减速、投资回报率下行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呈现逐月下行的趋势。2013年2季度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迅速下行,明显低于过去20%左右的增速。到2015年9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为10.3%,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1—9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2.1%,也远远低于以往。

  从进出口来看,到2015年9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速进入偏冷区间已长达10个月,是我国自加入WTO以来进出口形势最严峻的一段时期。2012年以来,我国外贸增速持续处于偏低水平运行。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仍然保持顺差,但呈现进口、出口双双减速的“衰退型顺差”局面。在外需减弱、外部竞争压力增大、国际经济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预计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受到较大限制。

  2015年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归正常区间,物价平稳小幅波动的局面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14年4季度到2015年1、2季度的偏冷区间进入到2015年3季度的正常区间,反映出消费领域通缩风险降低。

  从2014年4季度到2015年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维持偏冷区间运行,但2015年8、9月已经趋近偏冷区间上沿,有望进入正常区间。2015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其中消费电子和餐饮业贡献率最高,居民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 4%,比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以往,消费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

  总体来看,投资增速下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由于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仍然很大,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下滑。我国企业投资回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此外,外贸景气下降。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相互交替,消费在投资、进出口减弱时成为需求的稳定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进入长期的结构调整时期,目前已初步显示出积极迹象。

  2.流动性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稳健

  从主要融资指标来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国家财政收入以及M1同比增速在2015年下半年以来均进入正常区间,说明全社会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月末余额同比增速自2014年4季度至2015年5月处于趋冷区间,央行经过数次降息降准,同时利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手段来投放流动性,2015年6月起M1供应进入正常区间。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一直维持在正常区间运行。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 4%。从贷款投向来看,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平稳增长、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贷款平稳较快增长、住宅消费性贷款增速回暖、“三农”贷款增长减缓。金融机构持续向经济各部门注入流动性,货币政策一系列措施初显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3.财政收入在正常区间

  财政收入在2015年4月离开趋冷区间进入正常区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工业增长放缓以及结构性税制调整的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低,但仍在正常区间运行。

  4.工业运行平稳趋缓

  2015年,整个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速逐渐下降的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发电量增速两个指标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持续运行在趋冷区间。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机械工业、原材料行业下滑明显,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轻工业和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2014年11月到2015年9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在趋冷区间运行,与工业增加值基本一致,反映企业销售情况不佳。

  三、政策建议

  1.坚定信心,加强预期管理

  加强宏观预期管理,结合经济周期性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前瞻性政策设计,释放明确的信号,引导市场自身进行结构矫正,优化资源配置。一是提高市场主体的敏感度。二是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三是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及时反馈政策执行妓果。

  2.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资本市场对投资和消费行为的有效引导

  一是积极支持创立更多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推进资金市场化定价,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二是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的规范运行,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准入门槛,严肃打击违规投机行为。三是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真正创造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提高利率与债券市场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推动高新技术发展,鼓励产业集聚,形成技术和产业优势。二是推进创业创新步伐,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三是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市场环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前置性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执笔:范洋)

    
下两篇: 第七十期专报信息
第六十九期专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