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中国制造2025”11项支撑文件明年初将出炉
2.“中国制造2025”北京方案出炉:抢占八大产业主导权
3.北汽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4.天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
5.天津:高科技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6.成都:完成27项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
7.南京:26条人才新政力推“十三五”大众创业创新
8.大陆将成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中国制造2025”11项支撑文件明年初将出炉
《每日经济新闻》 2015年12月8日
工信部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一个包括五大工程落实方案、四大专项规划和两个行动计划在内的11项文件支撑体系。这些文件将会通过工信部办公会的审议,并征求其他部委的意见,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初陆续公布。
五大工程方案即“中国制造2025”已经确定的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的落实方案。四个战略性领域专项规划分别是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两个重要支撑性行动计划是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专项规划方面,信息产业、新材料、医药工业领域是中央明确支持的战略性领域,这方面的五年规划(2016-2020)还在起草中,规划文件预计将在明年一季度完成并公布。
具体来讲,新材料规划将就石墨烯、碳纤维、钛合金、3D打印等复合材料、新型材料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作出规划,其中石墨烯还将列入2016年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之一。信息产业规划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广泛领域,这些在规划中都有相应的单项规划。医药方面的重点方向是诊疗设备、尤其是高端诊疗设备的规划。
此外,工信部人教司在牵头起草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此前包含在支撑性行动计划当中,现在有可能调整到专项规划之中。
关于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和服务型制造,工信部专门制定了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其时间范围为2016年到2018年。
专家指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低下是我们制造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价值链提升的关键环节,在这方面作出的短期规划,反映出它们对于支撑整个规划体系实施的迫切性。以质量品牌为例,现在奶粉、电饭煲、马桶盖等我们都能制造,可是我们的民众还是要不远千里到国外去抢购,今年的海外消费已经超过了1万亿,这反映出中国品牌质量提升的迫切性,需要尽快推动。
在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在推进中如何打破盲目粗放扩张,进而造成产能过剩的路径依赖是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我国容易进入一个路径依赖的困境:先产生一个概念,如新能源或智能制造,然后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始布局,中国接受以后各地争相布局,然后高价引进国外的设备、零部件和更多的技术,等中国具备相应技术和能力时,出现了产能过剩,国外的反倾销也由此开始。
创新资源和市场空间都是有限的,不顾市场规律、一窝蜂式地盲目投资会产生新的问题。以石墨烯为例,石墨烯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但各地已经开始追逐项目,甚至很多地方做的根本就不是石墨烯。现在机器人企业可能已经超过2000家了,还是在走扩大产能、进口核心零部件搞组装的老路。这种模式削弱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影响了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进而又固化了我们的产业结构和形态,如此循环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这种担忧正在加剧,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新一轮的扩张有崭露头角的迹象。
“中国制造2025”北京方案出炉:抢占八大产业主导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年12月10日
北京市12月9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同时北京将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八大新产业生态专项。
参与《纲要》编制的专家表示,北京方案提出的三个“一批”重在产业转移,进而提升北京市的产业形态,建设高精尖的产业体系;北京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选定的八大新产业将紧紧围绕着“北京创造”在更广泛的产业链上作布局,打造产业生态体系,而“北京创造”则是整个方案的核心主题。
八大产业着眼“北京创造” 参与《纲要》研讨的工信部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纲要》此前是直接将“北京创造”作为整体方案的主题的,纲要虽未明确以此为主题,但在内容上却是紧紧围绕着“北京创造”来部署的。
《纲要》选择将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作为重点,实施八个新产业生态专项,提出通过“实施一个专项、打造一个生态,主导一个产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抢占产业主导权。
左世全表示,北京选择将这八个领域作为重点,是因为它们贴近北京已有的产业现状,同时又突出了北京的比较优势,也符合国家整体方针政策的大方向。他强调,《纲要》提出的是要打造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完善这些行业的制造领域,而是着力培育其研发、设计、后期服务等整个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产业,打造一个更为广泛的产业生态。
在八大产业基础上,北京还指出了重点发展的五类高精尖产品,即代表产业制高点的创新前沿产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产品、体现制造业服务化的集成服务产品、推动产业轻资产化的设计创意产品和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名优民生产品。
在左世全看来,北京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创新资源密集,聚集着大量顶尖的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是新理念、新业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因而,北京提出实施“北京创造”具备独特的自身优势。
《纲要》提出实施四维创新,即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标准创制和商业模式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这正是左世全所强调的“北京创造”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则认为,“北京创造”和“北京制造”的最大不同在于,‘北京制造’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产业规模扩大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三个要素投入,而‘北京创造’的关键是让第四要素——技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多地要把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到依靠技术创新上来。
三个“一批”重在转移与升级 北京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把北京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增长引擎、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为此《纲要》提出要通过“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再造产业发展新势能。
左世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纲要》最重要的一个着力点,构建北京高精尖的产业体系则是重要的一大方向。“《纲要》提出了三个‘一批’,实际上北京现有的制造业层级已经比较高了,落后的需要关停淘汰的产业是比较少的,重点在于转移和升级。”
左世全表示,转移方面,北京将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疏散非首都功能;而升级方面则主要着眼于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比如加强新产业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打造高精尖的产业体系。
姜广智表示,北京市正在进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很多人认为北京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没有条件或者未来也不需要有新的发展,这是不正确的。“疏解制造的环节是‘去制造化’,这不等于去制造业。”姜广智称,制造业内涵丰富,不仅是制造业制造化这一个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而后者有望为北京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左世全表示,三个“一批”不仅着眼于产业和发展动力上的“腾笼换鸟”,还着眼于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介绍,完善产业布局的核心是对传统空间格局的优化,而不是新上开发区、新上用地项目。“要搞好工业用地的循环利用,探索推广‘先出租后出让、出租出让相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同时对32个市级以上园区和基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引导各区、各园区突出1-2个领域聚焦布局,集中突破。”
北汽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经济日报》 2015年12月14日
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是北汽集团转型战略的重要板块之一。北汽集团以旗下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京奔驰3大品牌5款核心产品及充电桩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圈,全面展示出“互联网+”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成果。
结合北汽集团发展实际,董事长徐和谊表示,随着“转型”战略提出,北汽已经明确了一条变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发展路径,力求一举超越、赢在转折点。
今年前9个月,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达11274辆,连续两年占据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第一位,更是进入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四强,并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称号,成为北汽集团践行转型战略的先行者和典范;北汽福田已有15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在运行,是国内新能源客车运行数量最多的品牌;作为节能车型的典型代表,北京奔驰是惟一一家进入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豪华车品牌,更是惟一一款可以享受政府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豪华品牌轿车。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及北京奔驰正合力构建起北汽集团节能与新能源发展全新格局。
继“十城千辆1元体验”卫蓝之旅、卫蓝先锋行动之后,今年以来,北汽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卫蓝众享A+计划”,已携手30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分时租赁联盟、电动物流联盟以及充电场桩联盟。截至2015年6月底,北汽新能源已建充电桩6500余个。未来,北汽集团将凭借充电场桩联盟的“聚能环”效应,通过“你出场地我建桩”的利益众享模式,打造车、场、桩的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
据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郑刚介绍,北汽新能源还推出了线上APP平台“充电吧”。“充电吧”目前收录了360多个公共充电站、近3500个充电桩信息。用户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地查询到附近的充电桩(站)。
在北汽新能源汽车成立之初,北汽集团就明确了“技术北汽”的发展路线。为此,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在掌握控制系统开发、电驱动系统集成与开发、新能源车整车集成开发三大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上,仍不断强化自主研发能力。
今年9月18日,北汽新能源公司与Meta公司合作的亚琛研发中心在德国正式成立,作为继硅谷研发中心后,北汽新能源的第二家海外研发中心,主要承担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研发,专注提升续航里程。
通过在美国硅谷、德国亚琛以及中国北京建立的三大研发中心,北汽集团将整合国际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达到技术、服务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最终建立起三方联动、资源互通的“三位一体”平台,实现“研发阵地的全球化”,为北汽集团在2020年前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领先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
一财网 2015年12月16日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新增贷款继续减少,而天津今年前11个月,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呈现了一个相反的走势。截至11月末,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天津全市各项贷款新增量自2009年以来再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小微企业带动的就业人数、营业收入和税金总额都呈现逐季增长势头。
12月15日下午,天津市召开2016年“一助两促”工作部署会。会议称,2016年,全市“一助两促”(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工作仍将继续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力争中小微企业贷款再增30%。
天津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从今年1月1日起,天津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该机制下,天津市、区县两级财政筹措6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向无抵押、无担保和没有取得过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首笔贷款。对合作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坏账损失,给予50%的补偿,以调动金融机构放款积极性。目前,天津全市64家金融机构、9家贷款保证保险承保机构全都享受风险补偿政策。
以农行天津分行为例,该行实施中小微企业重点目标客户名单制管理,积极梳理天津全市重点园区、重点项目、主要商品流通市场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目标客户。截至11月末,已确定的中小微企业重点目标客户名单(6400户)中,共有1516户取得实质性服务跟进,占全部目标客户总数的23.69%。在已取得实质性服务跟进的目标客户中,已开立结算账户1294户(均为2015年度新开户),占目标客户总数的20.22%,有贷款意向客户数约占25%。
天津:高科技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经济日报》 2015年12月11日
近年来,天津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成为支撑天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天津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达70个,完成投资1498.7亿元;今年继续推出70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好于去年。前三季度,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39个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6%,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金属制品、电气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30.6%、14.6%、13.0%和12.6%。
作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龙头,滨海新区瞄准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瞄准先进地区和重点行业,成立了投资促进中心,继续加大高科技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稳步发展。经认定,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751家,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95%;主营业务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154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达20956家和1118家。
正在建设中的大众汽车DL382变速器项目,就是滨海新区努力打造的新经济增长点。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2012年在天津成立,已经投产DQ380和DQ500系列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而主要用于奥迪车型的DL382生产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5.766亿欧元,将于明年竣工投产。
据大众汽车(中国)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一期达产后计划每年生产24万台;二期建设达产后,将实现每年48万台产能。
除了汽车,航空大项目也是天津努力的方向。继空客项目后,滨海新区先后吸引了欧洲直升机、西飞机翼等飞机组装企业,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泰雷兹雷达、加拿大FTG、西班牙英德拉、比利时索纳卡等航空结构企业,透博梅卡发动机维修、海特维修、PPG、STTS、航新等航空服务企业,形成了民用航空全产业链。截至目前,空港经济区已引进50多家航空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著名航空业龙头企业15家,有20余个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动中,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的聚集效应。2014年,滨海新区民用航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全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0000人,航空产业成为天津的优势产业,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将达到1200亿元。
在大项目、好项目的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生产总值(GDP)1232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9.4%。实现了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二季度好于一季度,质量效益逐步提升。
第三批自贸区审批尚未启动 成都已完成27项上海经验推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年12月11日
成都市政府在12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该市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之后,各地纷纷提出自贸区建设方案,今年4月份广东、福建、天津作为第二批自贸区获批。至此,获批自贸区的都处于沿海地区,而成都、武汉、西安等内陆城市也不甘落后,提出设立内陆自贸区的方案,希望跻身第三批自贸区。
成都市商务委副主任张金泉对称,国家自贸区联席会办公室将在明年3月后进行第二批自贸区的阶段性评估工作,之后才会启动第三批自贸区的审批工作。
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称,自2014年正式启动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以来,在成都承担的35项改革事项中,由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复制推广的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领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等29项改革事项已完成27项,剩下的金融领域关于“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和“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两项改革,将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
由地方政府借鉴推广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等6项改革事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力争用1至2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完成。
在金融改革方面,广受关注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已在成都全域推广。
“其中符合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条件的银行超过40家,而全成都参与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企业已达到8家。”成都市金融办副主任梁其洲表示。
另一方面,通过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成都的营商环境不断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迈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其具体体现在,成都市的投资管理、税收征管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备案+核准”的外资管理模式,放宽外商投资商贸物流、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和一般性制造业的准入限制。2015年1-11月,成都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20.45亿元,同比增长17.4%。同时,落实境外投资备案制管理,设立境外投资服务中心,缩小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缩短备案手续办理时间。
承担本次成都市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评估工作的是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其西南区业务主管徐闻对记者表示,评估的方式主要是对标《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号),还要结合成都的区域特点。
成都市响应国务院复制推广及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号召,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领域、服务业开放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及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几个方面,对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和学习借鉴。
普华永道从系统性、可衡量性、适用性、创新性和易读性五个纬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的改革成效明显,受到绝大多数受访企业的高度赞赏。改革使得在蓉投资企业广泛受益,成都市不仅积极推进“65号文”要求在全国推广的改革事项,还大胆创新,根据成都当地的实际情况,先行先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中,国家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沿海、沿江和沿边区域,因此从开放和改革层面讲,成都还有短板。成都在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相比,调结构方面有欠缺,比如在传统服务业方面,成都2014年的零售业为3308.7亿元,但批发业仅录得24.3亿元。这个特点和上海刚好相反,市场定价权主要在批发方,这导致了成都并不在传统服务业的高地之上,因此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工作,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倒逼成都改革开放。”
和向国家争取其他政策所不一致的是,自贸区改革探索并非为一个省或者地区的发展服务,而是去承担国家的某项改革任务,可概括为“领取任务,自主创新,为国家探索。目前的复制推广工作尚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取得更好、更全面的改革成效,最直接的方式是成为内陆自贸区,这样一来,可以针对成都的情况出台更贴近企业需求的改革措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南京:26条人才新政力推“十三五”大众创业创新
南京市科委 2015年12月11日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南京市将在“十三五”期间,瞄准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枢纽型、生态型“五型经济”主攻方向,重点集聚100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20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引领2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和独特优势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
“创业南京”人才计划共七个部分26条,包括目标任务、专项人才计划、综合环境和配套服务、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等内容。作为计划主体,科技顶尖专家集聚、创新型企业家培育、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4个专项人才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比如,对在宁创办企业或开展产业化合作的科技顶尖专家,最高给予1000万元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1亿元跟进投资及200万元住房补贴;对创新型企业家,给予不超过3年、贷款总额最高2000万元贴息;对高层次创业人才,最高给予150万元项目扶持,提供100平方米免费创业场所、100平方米免费人才公寓;对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给予20万—50万元的创业资助。
此外,在综合环境和配套服务上,南京市将突出政务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支撑、科技服务、创业辅导、首购首用、人力资源、税收优惠、生活配套等9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努力以一流环境揽天下英才、融全球智慧,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大陆将成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经济日报》 2015年12月16日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在今天举办的“2015中国好电视”发布会上说,到今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生产面板面积将达约7000万平方米,超越台湾地区,成为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新投资产能的释放,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生产的液晶面板面积有望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
液晶面板业的发展是我国彩电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彩电制造业已经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彩电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中,国内彩电品牌市场占比超过80%,最新显示技术应用、智能化普及程度也为全球最高,在全球彩电10大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智能电视的加速普及,彩电产品已经转变为集广播电视、互联网视频、教育、游戏、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家庭大屏幕终端,消费者的行为也从被动看电视转变为用电视、玩电视。